个人配资安全吗 朱高炽登上皇位并不是因为朱瞻基,而是因为他_朱棣_朱高煦_太子
发布日期:2025-05-03 15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75

个人配资安全吗 朱高炽登上皇位并不是因为朱瞻基,而是因为他_朱棣_朱高煦_太子

最近热播的电视剧《山河月明》中个人配资安全吗,有一个疑问一直在评论区出现。

从小就不讨朱棣喜欢,胖的像头猪,臃肿不堪,走路还要人扶的朱高炽为什么会成为太子登上皇位?

网友都说是因为朱高炽有个惹朱棣喜欢的儿子朱瞻基。

但是在我看来,朱瞻基只不过是让朱高炽登上皇位的一个优势。

而朱高炽真正能成为天下之主,是因为他身边的这位忠实拥护者。

一、朱高煦的阴谋

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,朱高煦是极为不服气的,自己才貌双全,军事能力卓绝,而父亲又喜欢自己。

凭什么让矮胖臃肿,走路还瘸的朱高炽当太子,而自己却被发配到落后的云南。

展开剩余88%

这让朱高煦很郁闷,他一定要争夺这个太子位,所以当朱棣让他去云南的时候,他死缠烂打的不愿意去。

而朱高煦因为一直得朱棣喜欢,高兴之余,朱棣便让他自己决定去留之地。

这让朱高煦有了打击朱高炽的机会,想要彻底打击太子,就要把支持太子的文官集团一网打尽。

于是他就在京城四处打探消息,做等时机,关键时刻给太子致命的打击。

经过周密策划和准备后,终于给朱高煦等到了这个机会。

永乐十年,朱棣要外出征讨蒙古,便让太子监国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朱高煦利用朱棣多疑的弱点攻击朱高炽。

朱高煦收买朱棣的近臣,并让这些人在朱棣面前不断说太子的坏话。

在朱高炽监国,朱棣外出征讨蒙古时,关于太子急于登基、抢班夺权的传闻传到多疑的朱棣耳里。

永乐十年十月,朱棣北巡回京,对朱高炽监国期间的各项工作做了审查,严厉训斥了太子。

还抓了太子身边的官员,其中大理寺丞耿通为太子上书,还被朱棣处决了。

这件事一直萦绕在朱棣心里,为此对太子也产生了怀疑,于是他便向杨士奇询问:

“太子监国时表现如何?”

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,实际上却暗藏杀机。

如果你回答太子十分积极,勤恳做事,和大臣相处融洽,那太子完蛋了。

你这是拉拢大臣,想抢班夺权吗?

如果你回答太子不理朝政,吃喝玩乐,疏远群臣,那太子也完蛋了。

你这样怎么能管理好我辛苦造反抢回来的江山?

这就类似于“里面不是人”的意思。

但是杨士奇很聪明,他回答说:

“太子监国期间努力处理政事,能够听取大臣的合理意见,但对于不对的意见,也绝不会随便同意,对于近臣不恰当的要求,他会当年驳斥和批评。”

这水平,不知道的还以为提前打过草稿做过笔记的。

这段话既说了太子勤恳干活礼贤下士,又与群臣保持距离,有自己的想法。

朱棣听完很满意,瞬间觉得肥头大耳的朱高炽特别招人喜欢。

杨士奇的第一次回答打消了朱棣对朱高炽的疑心。

二、冒着生命危险再次扶正朱高炽的太子之位

永乐十二年,朱棣北巡归来,由于准备不足,太子及其下属官员延误了迎接朱棣,朱棣很不高兴。

原本这只是件小事,但是朱高炽不知道的是在这之前,朱高煦已经不断编造他企图不轨的各种小道消息,并密报给朱棣。

加上被朱高煦收买的近臣在朱棣身边吹耳边风,话说三人成虎,何况是一群,朱棣听多了又开始怀疑起太子来。

屋漏偏逢连夜雨,没想到回来又碰上太子迎驾迟缓这件事,这事在朱棣那就成了导火线。

让朱棣不得不怀疑,太子企图不轨之事是确实有这事。

在朱高煦的推波助澜下,太子受到了严厉斥责的同时,他身边的主要官员也被抓起来了。

这件事让朱棣对太子的失望情绪达到了顶点,这时朱棣又想到了杨士奇。

他又问了杨士奇一个问题:

“太子是否有二心,不然为何违反礼仪,迟缓迎接?”(朱棣认为朱高炽这个行为是在藐视自己)

虽然在此之前,也有很多人劝过杨士奇,不要不识时务,太子不行了,应该另做打算。

但杨士奇却甘冒坐牢甚至仕途尽毁的风险回答了朱棣的问题:

“太子对您一直尊敬孝顺,这次的事情是我们臣下没有做好准备工作,罪责在我们臣下,与太子无关”

朱棣听完很高兴,既然不是太子本意,我就放心了。

杨士奇第二次把朱高炽从太子悬崖边拉了回来。

三、杨士奇三拉朱高炽

朱高煦两次阴谋都有了胜利的结果,让他有些得意忘形。

朱棣三番两次打击朱高炽,只是想敲打朱高炽不要急于夺权,却让朱高煦嗅到了朱棣想该立太子的信息。

于是朱高煦越发专横跋扈,目无尊法,这让朱棣感到厌恶。

索性就让朱高煦去青州,远离京城,但朱高煦为了留在京城继续打击太子,死活不愿意离开。

这次发动攻击的换成了太子党的人,杨士奇早就发现了朱高煦的阴谋,想找个机会让朱高煦没有翻身的机会。

而这个机会就在朱高煦专横跋扈又拒绝离开京城产生了。

这次同样是以问答对话开始的,朱棣问:

“我最近听到很多汉王(朱高煦封号)行为不法的传闻,你们知道这些事吗?”

杨士奇回答的第一句是:

“我一直在东宫侍奉太子,人家把我看成太子的事,有什么话也不会跟我说,我不知道。”

这句话对朱高煦是没有什么打击的,后面杨士奇补了个但是:

“但是,汉王两次被封都不肯到地方就藩,现在陛下要迁都了,在这个时候,他要求留在南京,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他的用意。”

杨士奇的回答看似平平无奇,但也是处处透露着杀机,他同样利用了朱棣多疑的弱点要把朱高煦一次整死。

朱棣听完杨士奇的话,非常震怒,立马让朱高煦滚蛋。

原本是让朱高煦去青州的朱棣,听完杨士奇的话,强行把他安排去了乐安州,靠近北平。

朱棣是要迁都北平的,把朱高煦放在天子眼皮子底下,将来就算要打,也能很容易解决了朱高煦。

朱棣曾经说过跟他的部下说:“人多不是赢的筹码,会用人才有用。”所以朱棣在选人才方面是很有天赋的个人配资安全吗,他在位时给太子朱高炽选了“三杨”,给后来的大明朝创下了大功。

发布于:天津市